中国江苏网11月12日镇江讯 (平之)2019年11月9日,由“建华工程奖”奖励委员会、建华建材(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华建材)共同主办的“工业化预制混凝土装配技术论坛暨‘建华工程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此次“建华工程奖”有近百项技术成果参与申报,经奖励委员会综合评审,3D打印建造及其混凝土技术研究、高层建筑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关键技术及应用等26项成果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
建华建材于2013年出资设立了“建华工程奖”,在国家奖励办、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的指导下,在“建华工程奖”奖励委员会各位院士、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建华工程奖”已成为全国预制混凝土制品行业的重要奖项,在促进行业创新发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激励人才等发面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
建华建材董事长王刚在致辞时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是国家工程建设的重要支撑产业,在提倡低碳、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做大做强在于科技创新,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在于科技创新,通过“建华工程奖”的成功举办,期待有更多的行业同仁以敢为人先的锐气,上下求索的执著,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超越,持之以恒推动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工程应用。
王刚表示,“建华工程奖”的申报项目,最初申报的主要是单一的预制混凝土桩的制造与应用,而现在的申报项目涉及整个预制混凝土行业,诸如预制混凝土材料研究、产品制造,直至工程设计优化、施工技术、标准编制等方方面面,这些成果在推动建筑工业化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未来的土木工程不再局限在使用功能上,更加强调绿色和智能,“建华工程奖”的奖励范围,完全契合这种发展理念和发展趋势。相信“建华工程奖”将给未来建筑添上精彩的一笔。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会长徐永模说,“建华工程奖”自设立以来,获奖项目中不乏为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行业技术进步作出重要贡献的优秀成果,社会效益显著,值得高度肯定。“建华工程奖”的设立搭建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打通了材料制品技术创新与工程应用的行业壁垒,形成了从技术创新到产业化、工业化的创新链接,加快了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建华工程奖”奖励委员会主任委员杨秀敏院士认为,装配式建筑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经济总量快速增长,行业投资规模保持高位,主要产品产量持续增长,新产品新应用不断涌现,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建华工程奖”的奖励范围,涵盖整个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不仅对促进该行业技术进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为从事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科研、设计、施工、生产的科技人员施展才华提供了平台,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次大会还组织了主题为“预制混凝土技术创新与应用”的工业化预制混凝土技术论坛。特邀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刘建忠、北京市燕通建筑构件有限公司赵志刚、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王晓锋、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所高文生就预制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及工程应用做了专题报告。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秘书长曾庆东主持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