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钢筋混凝土工程属于不可逆的施工,稍不注意就会出现开裂等质量问题,处理起来非常费力,有时候甚至要拆除重浇,所以施工的时候需要格外注意。
今天小编便给大家说说钢筋混凝土施工中最常见的问题——混凝土裂缝,到底怎么做才能有效预防呢?

知道产生裂缝的原因才能更有效地预防,先来看看原因~
1、混凝土表面塑性收缩裂缝。
2、混凝土由于自身或者环境在其硬化前后的差别,热胀冷缩形成裂缝。

3、混凝土振捣不匀或是漏振、过振的情况,造成混凝土出现离析、密实度差,导致出现混凝土裂缝。
4、养护出现问题,夏季温度过高的话会加快水分的蒸发,从而使混凝土表面干缩裂缝。冬季外部温度过低,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形成差别,内外温差过大,混凝土容易产生裂缝。

那么在施工中都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主要有下面5点:
1、配置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小空隙率和砂率。
在浇筑混凝土时要振捣密实,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量,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2、浇筑混凝土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避免吸收混凝土中的水分。混凝土浇筑后,对表面应及时覆盖和洒水养护。
3、混凝土表面如砂浆层过厚,应予刮除,如表面出现沁水应排除后再压面。

4、炎热天气施工,大体积混凝土要采取措施降低原材料温度,或用加冰的水进行拌制,以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入模温度。
浇筑时,采用分层浇筑和二次振捣,加快热量的散发同时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5、加强早期养护,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混凝土浇筑后,应尽快用塑料薄膜和草袋覆盖养护。
冬季施工应采取保湿保温养护,即先在混凝土表面铺一层塑料薄膜,然后用草袋(层数根据气温确定,一般不少于两层)覆盖养护。

现在大家都明白,混凝土出现裂缝,该如何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