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厂房结构加固工程中,对混凝土的使用是有一定要求的,不良使用会使建筑出现裂缝损坏和影响使用寿命。
1、厂房结构加固工程用的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见证抽样复验。其品种和强度等级必须符合现行国标《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的规定;其质益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要求。加固用混凝土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过期水泥和受潮水泥。检查数量: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一次性进场的水泥,以30t为一批(不足30t,按30t计),每批见证抽样不应少于一次。
检查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2、普通混凝土中掺用的外加剂,其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冈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及(混凝土外加荆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的要求。结构加固用的混凝土不得使用含有氯盐、亚硝酸盐、碳酸盐和硫佩酸盐类成分的外加剂。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复验抽样规定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包括与水泥适应性枪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3、现场搅拌的混凝土中。不得掺入粉煤灰。当采用抽有粉煤灰的商品混凝土时,其粉煤灰应为I级灰,且烧失量不应大于5%。
检查数量:逐批检查。
检查方法:检查粉煤灰生产厂出具的粉煤灰等级证书、出厂检骏报告及商品混凝土检验机构出具的粉煤灰烧失量检验报告。
4、厂房结构加固中配制结构加固用的混凝土。其粗、细骨料的品种和质量。除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脸方法标准》(JGJ52)的要求外。
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a)粗骨料的.大粒径:对拌合混凝土,不应大于20mm;对喷砂混凝土,不应大于12mm;对掺合短纤维的混凝土。不应大于10mm。
(b)细骨料应为中粗砂,若用于喷射混凝土。尚应要求其细度模数不小于2.5。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复验抽样规定确定。
检查方法:检查进场复验报告。
5、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其水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检查数量:同一水源检查不应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送独立检测机构化验。
与厂房结构加固改造配套使用的技术一般有
1、托换技术系托梁(或桁架,以下同)拆柱(或墙,以下同)、托粱接柱和托粱换柱等技术的概称;属于—种综合性技术,由相关结构加固、上部结构顶升与复位以及废弃构件拆除等技术组成;适用于已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与传统做法相比,具有施工时间短、费用低、对生活和生产影响小等优点,但对技术要求较高,需由熟练工人来完成,才能确保安全。
2、植筋技术系一项对混凝土结构较简捷、有效的连接与锚固技术;可植入普通钢筋,也可植入螺栓式锚筋;已广泛应用于已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工程,如:施工中漏埋钢筋或钢筋偏离设计位置的补救,构件加大截面加固的补筋,上部结构扩跨、顶升对粱、柱的接长,房屋加层接柱和高层建筑増设剪力墙的植筋等。
3、裂鏠修补技术根据混凝土裂缝的起因、性状和大小,采用不同封护方法进行修补,使结构因开裂而降低的使用功能和耐久性得以恢复的一种专门技术;适用于已有建筑物中类裂雏的处理,但对受力性裂缝,除修补外,尚应采用相应的加固措施
4、电化学防护技术电化学防腐是利用施加电场在介质中的电化学作用,改变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所处的环境状态,钝化钢筋,以达到防腐的目的。阴极防护法、氯盐提取法、碱性复原法是化学防护法中常用而有效的三种方法。
5、混凝土表面处理技术表面修补法是一种简单、常见的修补方法,它主要适用于稳定和对结构承载能力没有影响的表面裂缝以及深进裂缝的处理。通常的处理措施是在裂缝的表面涂抹水泥浆、环氧胶泥或在混镢土表面涂刷油漆、沥青等防腐材料,在防护的同时为了防止混凝土受各种作用的影响继续开裂,通常可以采用在裂缝的表面粘贴玻璃纤维布等措施
6、灌浆、嵌缝封堵技术灌浆法主要适用于对结构整体性有影响或有防渗要求的混凝土裂缝的修补,它是利用压力设备将胶结材料压入混凝土的裂缝中,胶结材料硬化后与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从而起到封堵加固的目的。常用的胶结材料有水泥浆、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等化学材料。嵌鏠法是裂鏠封堵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常是沿裂缝凿槽在槽中嵌填塑性或刚性止水材料,以达到封闭裂缝的目的。常用的塑性材料有聚氯乙烯胶泥、塑料油膏、丁基橡胶等等;常用的刚性止水材料为聚合物水泥砂浆。
7、仿生自愈合技术仿生自愈合法是一种新的裂缝处理方法,它模仿生物组织对受创伤部位自动分泌某种物质,而使创伤部位愈合的机能,在混凝土的传统组分中加入某些特殊组分如含粘结剂的液芯纤维或胶囊鍶,在混凝土内部形成智能型仿生自愈合神经网络统,当混凝土出现裂缝时分泌出部分液芯纤维可使裂缝重新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