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贵州日报
“世界超级大桥故事”之瓮马铁路南北延伸线乌江特大桥
建国内最大跨度单线铁路混凝土拱桥
建设中的瓮马铁路南北延伸线乌江特大桥。
瓮马铁路南北延伸线乌江特大桥(前)效果图,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玲 彭瑾 周尧 程洁
地址
乌江特大桥位于黔南州瓮安县境内江界河渡口上游,是瓮马铁路南北延伸线上的一座铁路桥。
特点及技术创新
全长520.92米,是瓮马铁路南北延伸线项目的控制性工程之一,建成后将是国内最大跨度单线铁路混凝土拱桥。
建设者访谈
王新国:
踏勘近百平方公里对桥位进行比选
“在V形山谷地形条件下建造大跨度铁路混凝土拱桥,最大的难题是如何克服艰险的建设条件。”回忆起乌江特大桥的设计过程,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桥梁院副总工程师王新国仍十分感叹。
江界河是乌江的一条分支,两岸呈V形山谷地形,山体异常陡峭,大桥的拱脚处山体已接近垂直。当初,为了对大桥桥位进行比选,王新国和设计团队从瓮安县沿乌江上下数十公里,踏勘了近百平方公里的范围,经过反复的地质调查和比选研究,最终确定了大桥的位置。
“勘探过程中,乡亲们热情地带领我们找路,路陡的地方他们甚至会先上,用柴刀砍出一条路来,我们手挽手抓着灌木接力往上爬。他们还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当地气象、水文资料,让我们少走了弯路。”老乡的热情与支持,给王新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贵州人民敢闯敢试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他。
考虑到因地制宜、安全合理、经济适用、造型美观的基本理念,以及还需适应艰险山区的建设、运营和养护等条件,在对数十种方案进行反复研究后,王新国和团队最终采用了小矢跨比设计方案,在满足结构受力的同时降低交界墩高度、减小拱座基础规模。
在对地形情况、生态保护需求以及建设条件等进行考量后,建设团队采取了BIM、MIDAS等软件进行仿真模拟,创新性地采用了外包混凝土钢筋整节段预制吊装技术,并进行了拱圈自动滑移液内压膜的研发等建设工作。
“这是我参建的非常特别的一座桥梁。”扎根施工现场,在大山深处、峡谷之中见证一座大桥的崛起,中交路建瓮马铁路八标总工赵申中对大桥的建设满怀荣幸与期待。
据悉,瓮马铁路及其南北延伸线南起都匀境内黔桂线绿茵湖站,经福泉市穿越沪昆线并与其接轨于马场坪站,过瓮安县,跨乌江、湘江,北至遵义境内川黔线阁老坝站。全线是衔接川黔线、沪昆线、黔桂线的通道,进而构建西南、西北与华南地区货物交流的新通道,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中部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