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 混凝土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行业动态 | 国际市场 | 企业情况 | 设备市场 | 行业股市 | 名人名企 | 企业管理 | 招商引资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设备市场 > 史超范:在混凝土与钢筋中淬炼成长
G.biz | 商业搜索

史超范:在混凝土与钢筋中淬炼成长

信息来源:hunningtu.biz   时间: 2025-05-15  浏览次数:36

转自:中国水运网

2024年7月,史超范从大连大学建筑学专业毕业,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加入公司,随即被派驻到印尼青山工业园区办公大楼项目,担任技术员一职。从校园到施工现场,从理论模型到混凝土框架,这半年来,史超范在导师的引领下扎根一线,在现场施工的叮当声与混凝土泵车的轰鸣中,完成了从学生到技术员的蜕变。

在“细节控”中夯实基本功

初到印尼青山项目时,眼前的景象让史超范既震撼又茫然——高耸的塔吊、尘土飞扬的毛坯、穿梭的工程车,与校园里精致的建筑模型形成强烈反差。史超范的导师项目总工王业强对他说:“超范,技术员的战场在现场,图纸上的每一条线,在这里都会变成钢筋的排布、混凝土的浇筑。”

师父是史超范职业生涯的领路人,传道受业解惑,不仅让史超范学会了许多专业知识,也培养了史超范的职业精神。在办公楼A楼首层柱施工时,他让史超范对照图纸,检查钢筋搭接长度是否符合图集要求:“柱纵筋加密区箍筋间距必须加密到100毫米,你看这个节点,箍筋少了3道,马上让班组补上!”史超范蹲在钢筋骨架旁,用红漆标记问题点,第一次意识到“规范”二字的分量。

为让史超范掌握混凝土浇筑的关键控制点,师父亲自带史超范驻扎施工现场:“浇筑前模板湿润不够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开裂,印尼气温高,要盯紧工人及时喷水养护。”后来史超范自己开始独立负责监督施工作业,及时发现局部区域因振捣不均出现了蜂窝,便立刻联系班组凿除重浇。那次经历让史超范明白:技术员不仅是“检查者”,更是“兜底人”。

从交底到验收的“全链条掌控”

在办公楼主体施工阶段,史超范的工作围绕“技术先行、过程管控”展开,每天上万步,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问题与解决方案。

在参与梁柱节点钢筋绑扎技术交底时,由于史超范直接照搬图集术语,导致工人理解偏差。师父教导道:“交底不能自说自话,要用工人能明白的话。”后来,史超范学会用“比划+实物演示”的方式,将复杂的术语生动形象地传达给工人们。比如用粉笔在地上画出钢筋排布间距,拿扎丝示范绑法,甚至用蹩脚的印尼语夹杂着手势与当地工人沟通。

技术员最紧张的环节莫过于隐蔽工程验收。在二层楼板钢筋验收时,史超范发现分布筋间距设计为200毫米,但实测多处达到220毫米。工人辩解:“差2厘米不影响结构!”史超范翻开规范手册据理力争:“板底钢筋间距超限会降低抗裂性能,必须调整!”最终,班组及时进行了整改。这件事让史超范体会到:技术员的“较真”是对工程寿命的负责。

用汗水兑换成长

回顾这半年,史超范的背包里始终装着三样“宝贝”:卷尺、笔和一本被翻烂的《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它们见证了史超范的成长足迹:从现场旁站,到组织现场混凝土浇筑工作;从最初现场茫然无知到现在发现问题,协调劳工并组织施工。史超范的职业心态也发生了蜕变:从曾在高温下连续打灰10小时,皮肤被晒伤略感到委屈,到现在已能笑着自嘲晒黑的皮肤是技术员的勋章”;曾经觉得“建筑学就是艺术创作”,如今深刻理解“土木工程是遗憾的艺术,但技术员要全力减少遗憾”。

一线是最好的课堂,未来,史超范仍将做一颗扎根一线的“螺丝钉”,在施工现场继续书写属于建设者的答卷。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混凝土网证实,仅供您参考